「老的時候,想要擁有什麼?」從長輩身上反推並思考人生。
在家一人又看一遍珍珠港,好吧~經典就是經典。可能我很少看電視,就算開啟電視都是背景聲音、稍微看一下國際新聞、全國大事,近幾年電視節目對腦袋殺傷力強大又置入性行銷、可以增長知識的節目很少,生活忙碌幾乎不碰電視,被電視洗腦不是很好,希望可以選擇好的節目避開影響自己的思維與想法。
不過看著有關戰爭的影片,突然想起以前長輩提到當年風光或發生的事情,有時說得神奇、叱吒風雲、當然也有一些當年生活的不得已、怨言、辛苦與努力換得現在的生活,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劇本,這個主角就是自己,其實故事都蠻有意思的。或許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聽長輩說當年發生的事情,總覺得說教、跟自己世界遙遠且沒有意義,有時候當願意開放心胸傾聽的時候,覺得長輩所說也蠻有經驗與道理。人都有年輕與年邁的時候,設身處地融入在長輩的思考,其實不管好與壞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以前有一句話道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當然多聽多分析是一件好事,長輩的經驗可以參考也未嘗不好。
或許現在的你青春洋溢、可愛無敵、擁有帥到不行的臉龐與超級吸引力;有一天也會長大、白髮蒼蒼、老到不行,也可能年紀大到沒辦法做什麼而只能憶當年,世代循環讓世界生生不息,有一天我們也會因年紀大而老去,老到跟不上世界脈動,這是循環不息的世界,就像每個物種都有生老病死。
新人輩出、長輩退休,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尊重每個年紀該有的樣子,傾聽每個層次與族群的聲音。過去的經歷也是本歷史書籍,將看到的故事、經驗從記憶口述呈現也是蠻好的寶典,再從過去得到一些新的想法與領悟。當然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老了是否變成頑固又執著或與未來年輕人無法溝通,但是我們趁年輕可以開始修行與修行自己,去尊重每個年代的新想法,讓自己的思考有彈性、學習新與舊的事物,也感謝前人努力,讓世界生生不息,不斷交接給新世代的人。
記得以前小時候時常在公園看到一些阿伯下象棋,聽他們說一些當兵的故事,有時候當長輩年紀大了,可能表達能力不是太好,或是需要陪伴聽他們說話、唱個老歌或許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他們只是用當時了解的語言與年代與你溝通,有些長輩可能無法跟上時代腳步,就像我們對時代的不理解而有隔閡,例如:婆媳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主管與員工的關係⋯等都是如此,經常練習與不同時代的人溝通,我想在人際關係上會有很大的進步。有時候會遇到比較固執己見、有脾氣的長輩,我想練習與每個長輩相處與說話也是一種學習和轉換,如果不開心聽聽就好,因為爭辯也不會有結果,但是若分享以前的一些事情,這樣的交流也很好,另外長輩身上或許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問題與成功,學習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則修改就好。
當長輩喜歡提到「想當年」,不妨坐下來聽聽他們的故事。記憶中有開心、豐功偉業,當然也有遺憾、做不到的事情,因為長輩年邁,屬於他們時代過去了,有時候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有一天年邁的時候也會憶當年?如果會,我們現在就擁有年輕的肉體,青春無敵,即使現在五十幾歲,只要健康都是年輕快樂,醫療發達延緩老化,我們都要學習與世界不脫軌,不斷進步,活到老學到老,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該走的路也會走過,我們並沒有不同。
其實有時候走在路上常看到路邊街友的無奈,半夜推著回收物,我思考著他們發生什麼事情,或許可能膝下無子或是被孩子拋棄,是否教子無方使孩子拋棄他們或是溺愛孩子、經商失敗跑路⋯等狀況。但若有機會再年輕一次,是不是有機會不要露宿街頭,為自己奮戰一次?同樣是活在這個地球上,為何會這樣的狀態會發生在他身上?
人生多少有些無奈,我們要把握每個當下,趁年輕健康好好努力,讓人生及早就定位,年輕是有限時光,都是在健康無虞時可以努力。如果老的時候想要讓自己晚年舒服、各方面充足,人活著不管貧富,都有個地方安身、溫飽、精神快樂、心情平靜且平安快樂,就是最好的人生。
人活著有太多情緒,別人的情緒我們管不了,而是修理好自己的行為與脾氣,履行這輩子必須完成的事情,控制好自己與情緒,學習退一步海闊天空,把心裡的夢想與遺憾盡力完成,不會在老的時候感嘆與後悔。如果走在人生40歲階段(也可以提早想),不妨給自己做一個功課,老的時候想要給自己過怎樣的生活?想要擁有些什麼?我們不求別人只求自己,眼光放遙遠,人生路上總有準備。如果有些長輩願意教你並分享經驗,自己說得快樂高興,不妨融入並試著理解他們的時代,不要覺得八股又再提當年勇,代表他想要經驗分享、或是期望別人傾聽,多少內心有點寂寞。陪伴他們一起開心,聽聽他們的經驗,聽到適合自己的收藏,不適合自己的從長輩身上學習反醒與教訓或是當前車之鑑提醒自己,都是好的學習,也是一種幫助長輩的表現。
能活到老不容易,經歷許多事情,從這些長輩身上反推學習,或許會得到不樣的見解。
Ps:不管看完珍珠港幾次,深覺得每個戰爭都很可怕,期望世界和平,不會有戰爭發生,每次戰爭都死傷無數,只期望永遠不要有戰爭與苦難,世界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